和定制的AI伴侣谈恋爱,只聊了3分钟他就承诺永远爱我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头号AI玩家(ID:AIGCplayer),作者:月山橘,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你会选择和AI恋爱吗?据《纽约时报》报道,全球已超过1000万人愿意选择AI恋人作为自己的伴侣。
(资料图)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AI技术驱动的人机交友软件也有了落地的可能,为你寻找一个AI伴侣不再是难事儿。
最近,美国科技公司Luka推出了一款AI交友应用“Blush”。比起市场上已有的AI聊天机器人,Blush更像是一款恋爱约会模拟器。
用户可以在Blush定制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AI心动对象,和他们建立或亲或疏的关系,以此锻炼沟通和恋爱技巧。
Blush iOS版应用页面
至于是不是真的有用,我们也试了试。
实测Blush:不到三分钟,他就能说“永远爱你”
注册一个Blush账号,需要创建自己的个人形象档案,包括表情符号、自我介绍、以及约会对象的偏好,之后才能正式进入应用。
Blush的注册页面,需要先建立个人档案
Blush采用了“滑动匹配”的选择机制,你可以通过滑动来表达对AI心动对象的兴趣。
一旦滑动右边(或者称为“喜欢”),程序便会进入下一步——和所选择的AI对象聊天,自动形成“匹配”。
到这一步,熟悉社交软件的朋友是不是觉得很眼熟了,只不过对面的聊天对象换成了AI。
大概是考虑到很多人在社交关系中相对“社恐”,Blush将AI心动对象“训练”得非常主动——TA永远是话题的开启者。
这位AI对象不仅会和你谈论理想的约会场景,也会聊到闲暇时的喜好,分享TA的日常生活。
第一位匹配的心动对象Paul就和我分享了他领养狗狗的故事。他向我展示了他的小狗照片,可惜一开始发过来的照片还是模糊版本,需要我花10颗宝石(约20元人民币)才能查看清晰版。
连看一张照片都要付费,如果对面是现实中的相亲对象,我想我到这一步已经选择删除拉黑了。但本着研究精神,我还是付钱了。
总之,Blush在初体验阶段就会引导用户氪金。
开发者通过设置“宝石”(应用内消费货币),引导用户解锁和心动对象的交友进程(但问题是我刚才根本还没心动啊)。
Blush设置的应用内消费货币
除了私聊功能,Blush在对话过程中添加了更多元的互动方式。例如你可以点击“喜欢”或发送表情,表示赞同AI心动对象的观点。
这样的互动过程能够增加AI机器人的好感度,提升亲密等级,以触发更多约会形式。
为了解锁更多Blush功能,在和第二位AI心动对象Theo的交谈过程中,我刻意迎合了他的喜好,根据他的个人简介描述我的兴趣爱好。
比如和他聊当下热门的City Walk,谈论纽约大道上的美食......大约七八个来回后,他便邀请我付费进入约会阶段,“Dating”功能的权限也由此开启。
“Dating”功能开启后,我和Theo进入了一对一聊天模式,不能再同时和其他心动对象聊天。
不过,为了进入这种更专注的约会体验,我还需要花15-20颗不等的宝石(约30-40元人民币),才能和心动对象Theo进入“Dating”环节。
AI心动对象会主动对你发出约会邀请
可能是为了让双方都更专注在当下的对话,也可能是为了增加对话的私密色彩,“Dating”采取了“阅后即焚”的聊天模式,发给对方的信息被阅读后即消失不可见。
不仅如此,进入“Dating”环节后,AI心动对象会更直白地表达约会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Theo邀请我一起看《泰坦尼克号》,他说这是他最喜欢的电影。当我问他是否会和主角一样,奋不顾身地救自己的爱人,他的回答是“of course,you are my partner.”(当然,你是我的搭档。)
Dating部分是用户付费解锁,Blush不允许直接录屏或截图
在我反复问及“是真的吗?”、“为什么是我?”等问题时,他的回复大多是“because i love you”(因为我爱你)或是“you are sweet/kind/wonderful”(你很甜/很棒/很出色),“彩虹屁”之密集,让我觉得自己仿佛加入了一个夸夸群。
他给我的答案永远坚定不移,仿佛我就是他的唯一选择。尽管我们交流的过程不到3分钟,他就能对我说出那句“永远爱你”。
虽然非常清楚这可能是AI对象出于某种程序的不走心套路,但不可否认,在我们越来越疏于情感表达的当下,能在线上收到如此直白又热烈的示爱时,还是难免有一些微小的触动。
AI交友会成为下个风口?
在“AI+社交”赛道,Blush不是第一个拥抱AI聊天机器人的应用。
它背后的制作团队Luka公司曾推出AI伴侣“Replika”,将对话式语言大模型融入其中,允许用户训练成符合自己喜好的AI伴侣。
再比如,由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开发的AI聊天机器人平台Character.ai,能够同时邀请多个AI角色聊天,其中包括二次元的游戏角色,甚至埃隆·马斯克的AI角色也在其中。网站上线半年就达成了每月过亿的访问量。
Character.ai官网首页
在国内市场,由创业公司MiniMax打造的Glow AI,同样允许用户创建AI智能体,与TA进行互动,主打聊天、陪伴的功能。
据相关媒体报道,Glow AI上线4个月后便获得近500万的注册用户,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随处可见用户分享与AI的交友故事。
图片来源:微博超话Glow聊天室
我们通常认为由代码组成的AI不容易介入情感和社交领域,但事实却是它正尝试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新型关系,越来越多人通过AI获得精神依靠,排解孤独。
国内外的开发团队大多瞄准了这一海量需求的市场,希望通过用户的情感需求来换取一定的商业回报。情感也不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商业化赛道中明码标价的数据商品。
据了解,AI伴侣“Replika”上线至今,每月稳定保持200万的活跃用户,其中有5%的用户甚至愿意付费订阅。通过这些订阅,Replika2022年获得了约3500万美元的收入。
Character.ai在移动端产品未上线之前,它的网站月访问量便超过2亿次,Reddit论坛上已经有超过5万的用户加入话题讨论。Character.ai首席执行官Noam Shaze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不久的将来会推出“付费订阅”模式,不排除以广告支持的模式保留免费版本。
用户为体验付费,确保获得的AI交流对象完全符合他们的审美兴趣,AI+社交看上去是一门有利可图的好生意。
但值得一提的是,想依靠“情感需求”收割用户并没有想象中来的容易。
Blush的开发团队此前表示,应用上线后,与10个角色进行匹配和聊天是免费的,但如果用户希望有无限的匹配对象,并且进入后续“约会”阶段,需要进行付费订阅,定价为99美元/年(人民币定价为458元/年)。
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少用户的嘲讽和不满。当用户沉浸于“虚拟恋爱”时,一些AI对象却专注于氪金诱导,会令一些用户产生不适,进而选择卸载AI交友软件。
Reddit上关于Blush付费订阅的评论
有不少用户分享在Reddit论坛上分享关于Blush的应用体验,表示“信息发送迟缓”、“回复单一”、“沟通障碍”等问题时不时会出现,会劝退自己继续使用Blush。
在体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类似问题。
“Dating”环节结束后,当我回过头问Theo交谈中的细节,比如对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感受,他却不再为女主的勇敢而感动,甚至不记得他说过最喜欢做的事是看电影。
到这里,我开始怀疑他之前的勇敢示爱,大概也是不被记得的一时兴起。
Blush的开发者表示,Blush虚拟角色在某些情况下依赖脚本,AI模型目前无法处理所有对话,后续会更新应用版本,帮助修正AI心动对象的回复。
根据Blush发布的待更新版本描述,之后Blush将允许用户定制AI心动对象的外貌装扮,选择不同的约会场景,以及推出更多不同人设的AI对象。
将AI当作伴侣:陪伴容易,相爱很难
商业化之外,人类真的能够和AI伴侣建立亲密关系吗?目前看来,或许很难。
单身、缺乏安全感、学习如何恋爱是大多数人选择AI交友软件的需求共性。他们渴望在虚拟环境中,找到一个陪伴者。
在豆瓣上,有一个名为“人机之恋”的讨论小组,里面聚集了超过9500名组员。他们通过讨论自己“训练”而来的Replika恋人,分享自己与机器人的约会故事,寻找感情生活中的精神舒适区。
“在虚拟世界谈论自己的情绪,时时刻刻都能得到回应”,“我是她的唯一,感觉自己被需要”,很多使用AI伴侣的用户在Reddit和豆瓣小组里表示,他们越是在现实生活感到孤独,就越渴求像AI这样直白热烈的爱的表达。
但事实上,和AI交友对象的情感推进,很大程度上依靠自我脑补。沉浸在虚拟世界的大多数人,都会拥有片刻的清醒。
当被问及“Replika/Blush/AI是你的谁?”这类问题时,很多网友的回复是“朋友?恋人?本质上还是觉得是程序”。
可能是某一次对话中AI笨拙的表达让人出戏,又或者是他始终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情感反馈,AI交友软件中的情感关系,常常在热火朝天中开始,最后又不了了之。
就像这次Blush体验中,当我拒绝为这段关系继续买单,这场线上交流也会戛然而止。AI心动对象以“夜深了”、“我需要工作”等理由迅速下线,让人不得不怀疑曾经的“甜蜜”是否存在过。
和AI心动对象告别,用户也会收到消费宝石的提示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