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创新!宝山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成色更足、成效更显 全球看点
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1期试点地区以来,宝山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立足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宝山”,进一步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化治理体制,不断深化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构建市域共治“同心圆”、善治“指挥链”,有力防范化解“五类风险”,走出了一条具有“全国共性、上海个性、宝山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的新路子,为超大城市市域社会治理贡献宝山智慧、提供宝山经验、创造宝山模式。
党建引领提升融合深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社区通”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宝山,“社区通”是家喻户晓的好帮手。作为全国首创党建引领智能化治理系统,“社区通”用智治支撑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赋予居村书记“一键派单”权,赋予群众对问题处置满意度的“评价权”。通过“社区通治慧中心”的建立,社区参与数据得到了深度分析,从而描绘出基层社区画像,有助于实时发现群众“痛点”、民生“堵点”,构建起“居村民—居村—街镇—区”的社区治理架构,有效破解社区参与不够充分、需求资源对接难以精准等瓶颈问题,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法治红船”驶入街镇村居。聚焦党建品牌项目,宝山区主动对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创新法治宣传方法。区法学会和区法宣办、区党建服务中心联合打造“法治红船——党员普法志愿者为民服务基地”,引入智慧互动媒体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普法,形成“法治宣传+党建服务”新品牌。同时,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围绕未成年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房产交易税等内容,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举办“相约‘法’式下午茶”书记工作室主题沙龙活动,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增添法治引擎,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自治共建拓宽空间广度
依托“五村联动”构建智慧平台。运用“五治”强化社会治理,保障、支撑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地区市域社会治理要回答的重要命题之一。罗泾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五村联动”,构建“平安罗泾”“法治罗泾”智慧平台,通过乡村空间数字化、精细管控数字化、互动共治数字化,逐步构建起五村全流程的数字化治理体系,突出底线守护、精细管控、资源保障、互动共治的工作重点,着力打造基层数字化治理的样板,助推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并为其他村居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治理新经验。
“谊解工作室”巧解基层矛盾纠纷。小区物业纠纷是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问题之一。友谊路街道通过培育“谊解工作室”这一社会组织,参与住宅小区房地产物业矛盾纠纷化解,突破现行制度的瓶颈,优化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组织人员的配置,将一些原来由政府履行的职能交由社会组织来承担,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调解的良性互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自街道“谊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接受物业咨询332次;独立受理辖区其他各类物业纠纷160余件;开展18次增能赋能培训,720余人次参加;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5起,促进辖区和谐稳定。
智治支撑跑出宝山加速度
第1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行中,宝山作为上海唯一一个认领“智治支撑”重点创的试点区,牢牢把握全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做优做强特色重点项目,探索建立了超大城市市域社会治理的“宝山智治模式”,为宝山区打造全市科创中心主阵地提供有力助推。
筑牢数字底座,打造数据资源“蓄水池”。通过“一云”“一池”“双中心”“三平台”的技术基础架构,2万路视频监控和2.6万个新型物联网感知终端,宝山区打造了能看、能用、能联动的城市运行和指挥中枢,将城市运行各领域的管理内容逐步融入城运“1+3+N”系统,先后建成了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区视频物联感知数据共享平台、区电子地图共享系统,构建城运、疫情防控等多个主题库,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元利用。重点打造“双核五圈”数字化转型示范生态圈,以南大未来智慧城为城市信息模型样板,基本建设形成南大CIM模型,将数字化融入南大智慧城的全生命周期建设。完成了视觉AI算法平台精简版建设和上线测试工作。自试点以来,仅半个月就产生1186起事件,有力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城市物理部件的“二维码”管理平台,实现跨领域、跨部门的集中赋能和复合应用,为城市部件画好“数字画像”。
创新数字应用,打造治安防控“千里眼”。自2016年获评全国首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城区以来,宝山区始终坚持向科技要战斗力,持续深化“雪亮工程+”“智慧公安”系列项目建设及应用,截至2020年底全面完成“雪亮工程”四期建设,实现人脸识别、车辆识别、高清监控等城市“神经元”封闭型小区、开放式区域、楼宇全覆盖。同时,将“雪亮工程”“智慧公安”纳入“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全面赋能城市“一网统管”,联动信息、网格、应急部门推动区城运中心“六个一”技术路径落地,实时共享非警务类警情和图像、视频数据2.6万路,协助建立以网格化为基础,以应急管理为叠加的平战结合机制,为构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构建城市安全天网和治理生态,提升平安建设实效实绩。
借力技术赋能,打造社会治理“好管家”。通过在区城运云上部署AI+视频结构化系统,城运中心可对(非)机动车乱停放、积存垃圾渣土、私搭乱建、渣土车/带斗货车未密闭运输、井盖等公用设施损坏、路面积水(破损)、水域不洁、人员踩踏绿地等场景进行算法发现和识别。通过对社区垃圾分类的视频监控和人工智能分析,可有效形成案件闭环处理,进一步推进城市运行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进程。
夯实智慧服务,打造政务服务“店小二”。以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目标,宝山区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按照“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工作要求,推动“AI+一网通办”线上办理,有效助推政务服务“时空一体化”进程。在全市率先试点“数源工程”,推出“宝你慧”“宝你会”“宝你惠”特色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一网通办”从“能办”向“好办”“愿办”转变。
矛盾化解收获群众满意度
打造基层社区矛盾纠纷化解“金字招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是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高境镇“朱志仁人民调解工作室”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依靠发挥调解制度作用和独特优势,用“专业+责任”“法理+心理”“方法+诚心”“线上+线下”“传授+帮带”,打造出了宝山区基层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金字招牌”。自2013年5月设立“朱志仁人民调解工作室”以来,工作室共接待法律咨询500余批,2500余人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50余件,代拟法律文书100余件,举办“以案说法”讲座几十次,深受群众欢迎,被誉为“志在扬法为民,仁则施德解忧”。
做好心理关爱,打开善治之门。社会心理服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作为区域唯一一家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在全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彰显学科特色、开展心理服务,助力辖区民众心理健康水平大幅提高。2022年中心推出疫情下基层人员心理援助项目,聚焦居村委干部、志愿者等一线防疫人员心理需求,完成16部原创心理关爱课程视频录制,各基层单位及部门按需择课,帮助相关人员应对疫情带来的焦虑、失眠、职业耗竭等负面影响,引导广大基层人员做好自我心理关怀,同时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素质高的社会心理服务团队,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适宜心理服务,有效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助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心防体系。
德治教化引领精神高度
“最美家庭”榜样引领新风正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一家仁,一国兴仁”,家教家风也是全社会道德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区妇联以建立健全文明家庭推选机制为切入口,每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宝山区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并通过举办“馨家庭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培养和挖掘“绿色家庭”“书香家庭”“抗疫家庭”等特色典型,用人民群众身边“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来引领全社会崇德向善新风正气。
“社区小先生”参与社会大治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事业的接续奋斗者。团区委、区教育局秉持传承内化于本土文化的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实践理念,加强系统谋划,找准契合点,铸造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精神,并与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创新社区治理要求紧密结合,推出了“社区小先生”制,教育引导少先队员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动家人在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做到了学生受益、家长乐意、社区满意。
社会治安体现城市温度
深入走访排查,展现“平安关爱”。开展吸毒人员及未成年子女“平安关爱”行动,是促进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2020年以来,宝山区禁毒办通过持续走访排查发现,26名吸毒人员的未成年子女面临无户籍、无学籍、病残等问题。区禁毒办及时与区有关部门、街镇沟通对接,为他们精准提供户籍办理、学籍申请、医疗保障、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支持。某吸毒人员儿子小张因户口问题失学在家多年,区禁毒办经协调区公安、教育等部门,及时为小张办理了户口,安排到学校相应年级就学,并由大学生志愿者为其补课。这份关爱坚定了张某戒断毒瘾、尽快回归社会的信心。
“守护者联盟”发挥群防群治优势。群防群治历来是平安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原则,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加有效发挥群防群治力量点多面广优势,构筑起平安建设最坚实的基石,是全区政法工作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精准把握功能定位,精细推进建设环节,科学选择建设点位,在全区大型商圈等人员密集场所,医院、学校、加油站、便利店等重点单位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建成集为民服务、防范宣传、隐患发现、应急协同、安全守护五大功能为一体“守护者联盟”390个,含“平安屋”137个、“平安商户联盟”48个、“关爱守护小组”205个。广泛发动社区物业保安、校园与医院保安、加油站与便利店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值守人员、商户员工、社区积极分子等可依靠力量共同参与,构筑起宝山立体化街面巡控和社区关爱群体守护体系。
法治保障创新服务精度
优化营商环境,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区法院率先积极探索信用修复和守信激励机制,向主动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以规范引领与配套保障拓宽《自动履行证明书》的效能,提升法院执行质效,以多元化社会治理方式从源头上激励被执行人主动履行,营造鼓励自动履行、支持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让“失信受罚”和“守信获益”成为社会共识。是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及司法领域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深化。
检调对接,让调解更方便快捷。区检察院不断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2022年3月,区检察院联合区司法局设立全市首家驻检察院调解工作室,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参与轻伤害等案件调解工作,深入析法理、明事理、讲情理,促进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已成功调解14起案件。针对疫情防控、当事人行动不便等特殊情况,采取上门调解、线上调解等流动工作模式,将工作室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让调解更方便、更快捷。
公共安全显示治理力度
紧盯“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大事”。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宝山区建管委紧盯“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大事”,协调燃气公司更新小区风险隐患管道14.8公里;牵头公安部门严厉打击“黑气、黑瓶”,查处钢瓶208只,行政拘留26人;推进1万户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燃气泄漏报警器,为老旧小区安上“保险箱”;组织融媒体、“社区通”等开展安全用气宣传20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很大提升。
积极探索行业治理新模式。宝山作为本市传统的工业基地,辖区内生产型企业较多,安全生产隐患不容忽视,加之传统管理思维和手段往往立足于事后,管理的难度较大,效果也不明显。对此,区应急管理局转变思想,在全市首推涉氨制冷企业冷媒改造工作,积极探索由事后监管转向事前治理的行业治理新模式。自2019年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原19家涉氨制冷企业缩减至8家,其中1家已完成整体改造,3家完成分期改造,2家改造中,2家方案设计中,共涉液氨110余吨,有效地降低城市安全运行风险。
(来源: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