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郭兆龙:弘扬客家文化助力世客会,欢迎“打卡”洛阳大谷关 | 大河侨音报两会 热闻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瞧
“客家人是联系海外的纽带,客家文化源自华夏文化和中原文化,洛阳是客家祖根地,洛阳成功申办第33届世客会,这是全世界华人瞩目的盛会,需要省政府层面更多的支持。”今年河南两会期间,河南省政协委员、洛阳市侨联常委、河南唯优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兆龙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他带来了《弘扬客家文化 助力第33届世客会》的提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郭兆龙介绍,2022年6月,洛阳成功申办第33届世客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简称“世客会”),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盛会之一,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乡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
“洛阳是客家人祖根地,但洛阳对于与祖根地关系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多,与信阳、赣州、梅州、龙岩等地相比,缺少客家祖根地相应的研究成果,也缺少相应的氛围,正因如此,学术界对洛阳与客家人的关系,认识不太清晰;洛阳现有的客家小镇与客家人居住区的客家小镇也不一样,展现的不是一时一地的客家文化风貌,客家小镇其建设目的,不仅应当是洛阳本地人了解客家历史文化的窗口,更应是客家人了解自己族群迁徙、文化变迁的窗口。”郭兆龙说。
郭兆龙注意到,不少河南本地人对于洛阳的客家文化了解也并不多,“一提到客家文化,我们多数人可能首先想到的会是广东、福建。建议大家有空到洛阳去的时候,一定要到大谷关‘打卡’,那里是客家人南迁出发的地方, 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已开馆迎客。”
郭兆龙表示,近年来,万里茶道、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大运河等或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或正列入申请目录,“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河洛文化发源地,从洛阳出发的客家南迁之路,影响力与此毫不逊色,特别是对海外客家人、闽南人而言,更具有亲切感、认同感;客家南迁线路上分布着大量关驿、建筑等珍贵的遗迹遗物,也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品,对于考察中国人口迁移、文化传承、经济中心变迁等均有重要意义。”
为了高标准举办2024年第33届世客会,进一步弘扬客家文化,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认同感,提升全球华人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郭兆龙提出了一些几点建议。由洛阳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汉魏故城管理处、驻洛高校、文物考古部门等参与,建立客家祖根地文化研究中心,搜集相关资料,凝练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的,真正将客家祖根地的名片打出去。
进一步挖掘洛阳客家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需要文物局加大作为客家先民移出时期的晋、唐时期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力度。“比如对汉魏故城中相关遗迹的标注及文化展示,应当凸显客家文化之源的因素。对大谷关、轘辕关进行深度开发,选取洛阳坞堡作为代表,建设坞壁,展示坞壁文化,还原客家先民的居住环境。”郭兆龙表示,此外,需要兴建客家小镇,宣传客家文化。可以在伊滨区大谷关建设客家小镇,就客家迁徙途中重要中转地的相关踪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建筑等进行多方位、形式的展示,同时小镇可围绕客家文化,发展饮食、服装、文化用品等经营活动。
建议联合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争取将客家南迁之路列入国家申遗目录,由洛阳市政府组织相关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争取与相关省市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果成功,将与丝绸之路、大运河等一道,凸显洛阳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地位。
主办世客会,对宣传推介洛阳、做好招商引资、加强文化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从客家文化宣传、调配客家文化研究专家加入洛阳世客会筹备组、资金扶持等方面支持洛阳办好这次举世闻名盛会。”郭兆龙满怀希冀。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牛中振